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 - 2024-07-19
党的二十大三中全会,在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机制方面,提出了“四个健全”和一个“完善”,其中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尤其重要。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坚持从各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环境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制定适合本地发展的策略和措施,这样的创新才会更有效率、转型才能更有基础、体系才能更为完整。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是结合地区实际,做好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接续工作,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快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增加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管理升级等,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二是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增强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全产业链条的优势,通过拓展海外市场,擦亮中国制造名片。三是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加强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构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更要强调创新驱动,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近年来我国重点领域重大成果涌现,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等领域取得突破,高铁、商用大飞机等复杂制造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但我国离制造强国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中国工程院发布的制造强国指数显示,我国还处在第三梯队。以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技术、基础软件为核心的工业“五基”对外依赖度较高,产业基础还不牢固;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环节卡脖子问题还比较突出;在全球具有创新引领的跨国企业还较少。因此,一方面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另一方面也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增强重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尤其要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优化适应数字绿色低碳等 “新赛道”的产业生态建设。培育新产业、催生新模式,传统的体制机制已经不能适应这些领域的发展,如何进一步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政策体系和监管机制,使新型生产关系更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市场秩序,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此外,还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还要做到区域协同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中国不仅具有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同时企业可以通过大规模生产和销售来分摊研发生产等投入成本,也能形成供给优势。区域之间的协同,可以更好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形成更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同时也可以通过“领跑”带“跟跑”,发挥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汤蕴懿 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来源:感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