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

【COVID-19】抓住“危中之机”,瞄准未来产业发展新靶点 - 2020-04-12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沈开艳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计划不如变化快”。当前应新冠疫情所引发的国内及全球形势的变化可谓瞬息万变,变幻莫测。本次疫情来势之汹涌、波及面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对社会经济影响之大都可谓前所未有。其对上海经济的冲击强度也将大大超过2003年的非典。但是正如17年前的非典带来了电商、社交、网游等产业的崛起,成就了阿里、腾讯、京东等行业巨头的辉煌,且直到今天这些新产业还在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更新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我们相信这一次的疫情在给我们的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带来灾难和损失的同时,也一定会蕴含着一轮新产业的应运而生和兴旺发达,可谓“危中有机”、“祸福相依”,关键是我们能否看准、把握并促成这些新兴产业的成长。
基于疫情对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态势的分析,未来的产业业态将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对上海来说,能否抓住新经济新产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应对挑战,迎接机遇,加快推进重大任务、重点工程、重要项目的实现,更是我们需要谋划的。
一、未来产业业态将进一步呈现演化细分的态势
虽然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将遭受重大大冲击,且冲击的持续时间也将比较长。但是,我们看到,在这次疫情期间,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已加速向大众生活、企业经营、政府管理等各领域渗透,一批生鲜电商、体验式场景、线上办公、在线教育、无人驾驶等新业态崛起,各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体验竞相呈现。
例如,在这次的疫情中,不仅“无接触经济”理念被公众所接受,生产场景的机器人等也得到了快速普及。这两方面变化都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重要支撑才得以顺利实现的。疫情过后,上海经济社会生活的智能化、互联网化程度将有望呈现突飞猛进增长的势头,并对提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带来强大动力。
再如,疫情期间流行的“居家办公”一旦实现常态化,将对上海经济社会产生多方面影响。一是“居家办公”或“无通勤办公”常态化水平将提升对上海城市交通流特征,改变上海车流与人流的规模、空间结构与时间结构特征,改变上海商业空间结构布局,导致中央商务区人流减少,促使现有的以各类商务中心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商圈经济进行业态转型,也倒逼上海的楼宇经济和联合办公空间主体实现功能转型。二是“居家办公”一旦常态化,必将利好网络电话、网络视像会议、多人协作平台、数字化业务或者财务系统等远程办公工具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远程办公等相关线上产业发展,为上海未来服务业产业业态的分化演进带来机遇。
二、数字经济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疫情期间,因受交通、人流、停工等方面的影响,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十分迫切,产业数字化有望进入高速发展新阶段。在线娱乐、在线办公、远程医疗,未来很有希望常态化,有可能催生出如微信、滴滴等互联网入口级别的超级应用。
同时,政府数字化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将成为数字经济全新增长点。本次疫情24小时无间断“人人互联”。这次的疫情处置检验了政府数字化管理能力,释放了政府数字化治理的市场需求,同时也打造了数字化社会治理品牌效应,政府端释放的数字化治理需求如“一网通办”、“数字政府”等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从物联网技术产业看,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测算,2018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已突破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8%。麦肯锡报告估算2025年前将扩大到3.9兆至11.1兆美元,全球经济占比将达11%左右。物联网技术也加快了与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应用的步伐。
区块链已成为全球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开辟国际竞争新赛道。目前区块链发展仍被认为是处于以数字货币为核心的1.0阶段,正在向以智能合约为核心的2.0阶段过渡。尽管区块链技术还不够成熟,但从全球来看这一产业正在推动新一代信息数字经济的发展。
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产业正以融合之势大幅度占有全球市场。云计算为大数据提供弹性基础设施支撑环境,大数据为云计算提供新的商业价值,两者更深度融合可以得到更好更广泛的应用。
从人工智能技术产业来看,当前全球产业发展正在从“互联网+”向“人工智能+”转型。以深度学习等关键技术为核心,以云计算、生物识别等数据或计算能力为基础支撑,推动人工智能在金融、医疗、自动驾驶、安防、家居以及营销等领域创造出巨大的价值。在万物皆互联、无处不计算的数字时代“人工智能+”将从专业性较强的领域逐步拓展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转变成为通用智能进而推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以上林林总总,皆是上海未来新兴产业的瞄准靶点。
三、后疫情时期的智慧物流业将得到快速发展
我们发现,这次疫情在物流配送领域环节已大量使用“无接触配送”模式,如自动存取系统,自动拣货架、自动化输送设备等,但在“最后五百米”的配送末梢环节依然只能依靠“人力配送+定点投放”,这不仅加剧了相关人员感染病毒的风险,也使得原本高效的物联网配送效率大打折扣。
而上海在发展智慧物流,率先引领“无接触经济”推广方面是最具优势、最有条件的。上海是全国人工智能技术重镇,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位于青浦;“三通一达”物流行业巨头也在青浦,具备微观企业基础;上海用于智慧物流的各类应用场景最为丰富。
未来,物流企业可以联合AI企业就仓储、运输、分拣、包装、配送等各环节制定出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智能化技术解决方案,同时对社会化物流需求提供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各类应用服务,再加上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在智慧物流领域的应用和推广,上海的智慧物流也必将生机勃勃。
四、以医疗健康产业为标志的生命科技产业发展正当其时
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人们对于医疗健康产品的需求也被极大激发。一是医疗健康板块已受到资本市场极大青睐,疫情相关的上市公司涨幅巨大。二是新药研发体系及产业链加速升级,显现了我国创新药临床试验工作实践能力的显著提升。三是医疗器械和第三方诊断行业的市场扩容和基层下沉加速。四是新型前沿科技正加速重构医疗生态圈。人工智能、云医疗、5G网络等新科技在诊断、治疗、疾病预防领域大量应用,同时医疗信息化、医药电商和互联网医院突破了很多限制,开始加速发展。因此,上海要抢抓机遇,大尺度研究布局一批涉及该行业的龙头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产业园区等。与此相关联的基因测序行业,2017年始也已步入行业爆发增长期,而这次的疫情更给上海的该行业发展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
毋庸置疑,科学技术发展及其与各个产业的深度融合应用,一方面为全球产业生产模式与发展路径带来深刻变革,另一方面又进一步影响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就业、娱乐、居住、出行),最终对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人类活动、物的移动等产生重要影响。
历史一再证明,任何一次全球性的大危机大灾难之后,一定会孕育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危机和萧条中的全球经济带来复苏的契机和繁荣的希望。
上海必须要抓住这次的“危中之机,”更好地利用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为未来城市发展谋篇布局,同时更多地考虑治理水平、文明程度、教育资源和医疗水平等软性因素,进而改变以往的城市竞争格局和城市发展模式,为上海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而谱写新篇章。
2020年4月3日《联合时报》刊登

 


注册记者登录

 

 

记者点此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采访申请流程

06月08日 21315203 受理中
02月16日 21315167 已办结
01月26日 21315166 已办结

咨询申请流程

06月12日 02131545 已办结
05月12日 02131544 已办结
05月06日 02131541 已办结

查看全部 »

共性问题提示

Q: 问:如果想要迅速了解上海这座...
A: 答:请注册登陆本网站“今日上...
Q: 问:如果您想在上海进行采访,...
A: 答:(1) 请注册登陆本网站...
Q: 在哪里可以买到上海的地图?
A: 上海各大书店中均有出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