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海
完善闵行公共自行车服务项目 - 2013年07月15日
Improvement of Public Bicycle Service Project in Minhang District
近日,闵行区建交委推出便民服务 “新政”,进一步完善公共自行车服务。新政将提供公共自行车租赁,方便居民出行。项目再次明确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补充,主要功能是作为与轨交站点衔接的“最后一公里”短距离出行方式。解决的主体是居住或工作在本区域内基本上每天需通过轨交出行的流动群体。新增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原则上设置在与轨交站点2公里之内的小区、主要公共服务机构等场所。新政推出,将采用“办卡预存押金、预存备扣金,收取办卡工本费和年费、实行超时还车收费”的办法,引入农行IC卡(原有公共自行车诚信卡作废),增加IC卡公共自行车租借功能,增强市民责任意识,减少霸车等问题的出现。同时将进一步提升公共自行车项目技术水平,以适应改变公共自行车运行模式的技术要求。
早在2009年,闵行区曾推出“免费租赁公共自行车服务项目”,实行以“诚信换成行”的机制,采取全免费、全天候运行方式,项目发展至今,全区已有公共自行车网点574个,投放自行车1.9万辆,发放“诚信卡”约23.14万张。在全区11个街镇和莘庄工业区布设网点,方便市民使用。绿色出行的方式,对节能减排起到了积极作用。自行车出行代替了部分短距离的私家车,对缓解道路拥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居民出行支出减少。如按公交售票价计算,三年来市民减少出行支出约6000多万元。另一方面市容市貌得到改善,公共自行车由于有固定的停放设施一经推出即成为街头靓丽的风景线,同时明显减少了街边及公交站点周围乱停放私人自行车现象。此外,该项目适度增加了就业岗位,挤压了非法营运空间,增强了市民出行的安全性便捷性。
该项目三年多运行实践以来,为使公共自行车获得最大知晓度和市民参与率,争取的是诚信办卡用车免费的措施,但也遇到一些诸如对不诚信行为的制约措施、信息化技术亟待更新等方面的瓶颈问题。根据区人大和多数市民的意见,区交通管理部门着手推出公共自行车服务的新政。
“其他城市试行公共自行车的经验表明,一上来就采用收费方式,公共自行车的使用率可能极低。”闵行区公共自行车项目负责人万虎清解释说。根据当时的方案,闵行地区居民只要办一张“诚信卡”,即可免费租借自行车。主管部门还提出“以诚信换成行”的口号,鼓励市民诚信用车。但服务项目推出后,依然发生了“丢车”现象。3年来约丢失公共自行车1200辆,占自行车总量的8%,若按办卡人次算,自行车的丢失率在0.5%左右。
为保持这一便民服务的长效性,同时进一步完善提高服务质量,去年闵行区建交委开始酝酿改革公共自行车租赁方案。押金制是“新政”最引人关注的变化,有居民甚至向媒体表示,“直接与钱挂钩可能比光讲自觉更有用”。据初步估计,设置押金门槛后,办卡人数可能比以往减少一半,对“休眠卡”(办理后未使用该卡服务)的控制或将立竿见影。万虎清强调,新政的关键不在于钱。“正常范围内使用仍然免费,这是公共自行车作为公共服务必须坚持的。”他表示,服务民生项目“开弓没有回头箭”,而关键是如何让好事真正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