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海
徐家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先行先试通过ISO9001标准化评审-“智能社工”可查办事“行踪” - 2014年01月20日
“Smart Social Workers” Enables Tracking Community Affairs Handling ProcessXujiahui Community Affairs Service Center, a Pilot Center, Passes ISO9001 Certification
我的办证事项流转到哪个环节了?像我这样的情况可以享受什么政策补助?现在办理大厅排队的人多不多?对于要去办社区事务的居民来说,以前这些信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必须到了现场到了窗口才能获得解答,不过,随着服务意识、效率意识的加强,以及智能化手段和载体的支撑,越来越多的便民措施下沉到社区事务当中,记者日前走访了徐家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成立8年来,事务受理中心承接了多项全市试点,这些便民新招也已经在这里先行先试了。
业务量在全市名列前茅
徐家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2006年一成立就在全市率先实行了365天全年无休,服务时间从8点到17点。两年后,经过大量筹划准备,又率先从一门式受理提升为一口式受理。“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提高一口式受理的服务质量上下工夫。”中心前台主管助理,同时也是青年文明号号长杨钏告诉记者。
目前中心受理业务共有188项,涵盖了社会救助、劳动就业、社区服务、医疗保障、社会保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会互助、公共保障住房、社会保障卡申领及居住证办理等十大类别。其中全市通办业务29项,近两年,本区又梳理出22个项目实现了全区通办,跟全市通办的情况有所不同的是,全区通办目前还没有在后台系统上实现对接,需要工作人员到区交换中心完成办理手续,帮居民跑腿。
由于地处斜土路靠近宛平南路,交通便捷,周边拥有众多的居民区和商务商业楼宇,在通办政策出台后,徐家汇的受理业务量一直在全市数一数二的位置,2012年就是全市最高。目前全年接待13万人次,平均每天接待460人次,周一往往是一星期中人数最多的,要达到600人次,即使节假日也要超过百人。
办理信息日趋智能化
在社区事务受理中心进行政务公开,徐家汇是本区唯一的试点单位。经过人员培训和受理系统升级,目前有20项业务进行第一批公开试点,前后台工作人员将每个办事流程节点在一口式受理软件上留下办理“行踪”,类似快递公司的物流信息。“有的证件原定工作日可能是5天,实际上3天就办好了,那么居民可以在徐汇门户网站上查到办理情况,根据需要提前取证。”杨钏介绍说,“领补助的居民如果看到已办结的信息,就可以知道补助款已经打入自己的银行卡了。”
在政务公开的基础上,徐家汇事务受理中心又率先引进“智能社工”,这台外型类似银行查询机的自助查询系统,目前全社区有2台,一台放在中心,另一台放在交大居委。居民可以在机器上了解并打印社区事务的受理信息,扫描回执单条形码或身份证查看办事流程节点,输入个人相关信息后,就能查询到自己可以享受哪些政策法规。目前,中心人员还成为APP“直通990”的服务支持,解答问题,在这款APP上还能了解服务大厅的排队情况。
率先通过标准化评审
一口式受理,居民拿一个号能在一个窗口办理所有相关事务,但是反过来,一名前台工作人员就要掌握所有事项的办理业务,并当场判断出居民是否符合办理条件。“一名新进人员至少要培训4个月才能独立上岗。”杨钏说。由于中心涉及很多补助、医疗赔偿的项目,“即使有些项目的条件和计算很复杂,前台也不能出差错,我们工作人员开玩笑说可以申请特种风险职业了。”
每周五下午4点半,很少有人来办事了,中心就开始了“雷打不动”学习时间,“老的业务要反复滚,还要探讨一些罕见的案例,而且项目的办理条件也常有更新,有时要学的东西太多,中午也用来轮流学。”
5年来,中心的居民平均满意率保持在99.9%,获得市文明单位、世博窗口服务先进、市青年文明号等荣誉。前不久,徐家汇事务受理中心开展ISO9001标准化建设,在测评中获得97分,是全市首家通过评审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
采访联系人:戴文妍(1376423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