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海
静安投5个亿建"美丽家园" 居民点赞老旧小区大变样 - 2016年03月24日
Jing’an Invested RMB 500 Million in “Beautiful Homeland” to Renovate Old Residential Quarters
东方网记者刘歆2月22日报道:去年7月以来,新静安着眼补城区管理短板、解民生保障难题,全力推进以住宅小区环境综合治理为主要内容的“美丽家园”建设。
为此,静安区财政拿出5亿元专项资金,上有24名局级干部“一对一”结对督办,下有街道、居委会干部全力推进落实。半年多时间过去了,“美丽家园”已经初见成效。居民们眼里“美丽家园”建设让自己的小区大变样,“颜值高了,面子有了,住得舒心,开心得没话讲了!”
居民:住了50年变化不如这半年
彭浦镇海鹰小区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分期分批建造、到90年代中后期全部建完的住宅区,各个年代、各种性质的房屋混杂,最多时有7个物业公司同时管理,大家各管各的,又都管不好,是各种脏乱差问题的负面典型。
经过各方合力攻坚,小区物业实现了一体化管理,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成为“美丽家园”示范小区。原来小区里占绿的成片菜地变成了停车场,小区居民再也不用抢车位了。拆违和清运出来小区内的各种垃圾堪称“出土文物”,10吨卡车跑了70趟。
现在,居民楼外立面粉刷一新,新建的小区门禁、崭新的56盏路灯、42个监控探头,让居民们又方便又安心。10几年没修剪过的绿化焕然一新。居民们过去一年四季连窗都不敢开,现在终于有面子请多年从没来过的亲戚朋友来家里作客。
70多岁的居民曹阿婆感概地说,在海鹰小区住了50年,变化不及这半年。现在小区里干净整洁,老公房堪比商品房,心里也舒坦了。
建设“美丽家园”小区顽疾得解决
走进临汾路1564弄小区,南北走向的小区主干道安上了隔离装置,不停一辆车,保障“生命通道”畅通。小区的非机动车停车棚修建一新,原来如蜘蛛网一样的私接乱拉的电瓶车充电线被统一的充电桩替代,并且还安装了了消防喷淋和夜间停充的定时装置,保障安全。走进居民楼,楼道里没有一扇违规安装的防盗门,所有的明线整合在了一个接线槽内,楼道里一下子整洁敞亮了。
而在彭浦街道彭五小区,因为小区居民楼建有地下人防设施,近10年来常常在下雨后发生地下空间倒灌雨水的情况。由于雨水难以及时排空,一楼居民饱受潮湿之苦。“美丽家园”建设中,对小区地下空间防水进行了重新翻修,半年来的几场大雨考验后,防渗漏效果明显。此外,小区还拆除了一楼居民接出楼外使用的201个水斗,安装了整体雨棚,拓宽了小区道路。房龄30多年的老旧小区硬件环境明显改善,居民拍手称快。
“美丽家园”还原健康的“小区生态”
建设“美丽家园”不是搞“涂脂抹粉”的面子工程,而是“雪中送炭”,盯住居民“急难愁”问题精准发力。静安区坚持综合治理导向,对393个存在不同问题的住宅小区,根据各自实际,逐一制定“拆、建、管”方案,做到相互衔接、整体推进。
原本小区环境脏乱差,居民有怨气,居委会干部抬不起头,领导不敢直面问题,造成了小区生态的恶性循环。而随着“美丽家园”的建设,小区环境在改变,民生改善看得到,干部带头抓落实,上下齐心协力,居民从不理解、不配合到支持拥护,小区的正气得到了弘扬。
彭浦新村街道办事处主任任伟说,以拆违为例,有些居民最开始担心损害个人既得利益很不配合。但是,看到政府动真格,小区里的“老大难”问题被一一清除,居民们就自己动手开始拆。其实,管与不管,管得好不好,都在群众眼里。推进房屋建筑改造修缮、基础设施更新完善、拆违环境整治等工作让小区面貌大为改观,老百姓的生活的品质提高了,也就打心里理解配合了。
“美丽家园”还有“升级版”
东方网记者了解到,“美丽家园”建设已对原闸北完成二次供水改造6.2万户,安装楼梯扶手15万平方米,房屋修缮204余万平方米,解决屋面漏水和墙外渗水674处,解决小区积水954处,安装探头2100余个,防盗门修整3600余扇,新增健身和休息座椅1200余件,补种绿化25.7万平方米,新增晾衣架6400余个,新增机动车停车位1900余个。
截至目前,静安区已完成拆违3.6万平方米,全年力争完成20万平方米。接下来,静安区将对塘南村、少年村路415弄、万荣路走马塘汽配城、临汾路西头高压线下走廊等重点区域展开拆违集中整治。6月底前将完成10万平方米违法建筑全部拆除并整治完毕。静安还将力争用两年时间,完成苏州河以南区域73万平方米直管公房全项目修缮。
未来,“美丽家园”将从小区向楼组延伸,引导居民打造“美丽楼道”,充分发挥楼组在社区治理中的基础作用。“美丽家园”还将向街区延伸,加强对顽症问题的综合治理,建立长效机制,努力把新静安打造成为上海城市管理的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