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海

各区新闻

公共服务资源如何“走下”地图 - 2014年03月13日

How Public Service Resources Extend Their Influences beyond the “Map”

 一条小马路之隔,就是名校华育中学,但它向全市招生,自家孩子成绩不拔尖根本挤不进;几步之遥,是拥有全区“最高配置”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但老伴要看名家名曲演出还得奔到北徐汇,因为“阳春白雪不肯往南”……家住华泾镇的徐阿姨时常犯嘀咕:家门口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为何总是“够不着”?

  根据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徐汇区以内环线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湖南、徐家汇等五个街道,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南部为凌云、华泾等八个街镇,是近年来重要的人口导入区域,城中村散落,外来人口集聚,资源设施相对匮乏,与北徐汇的“高大上”相去甚远。

  徐阿姨的感受在南徐汇居民中有一定代表性。近年来,为了解决“北强南弱”的问题,徐汇花大力气为南部导入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但新的困惑随之涌现:地图上看,优质资源配置到位了;但老百姓谈起切身实惠,总觉得“差那么一口气”。

  范康新,华泾镇党委书记,百姓的抱怨在他这里演绎出了更为生动的版本。前几年,每到春天,华泾不少百姓都会集体“北漂”——到北徐汇“递条子”、“寻路子”,好让孩子挤进北徐汇的众多优质学校。这让范康新心里很不是滋味:“位育、华育就在华泾呀。”他坐不住了,来到区教育局找出路。

  区教育党工委书记王懋功也恰为此事烦恼。近年来,区教育局“填谷建峰”,推动教育资源重心南移,位育中学、华育中学、中国中学先后从北徐汇搬到了康健、华泾等南部地区,一批优质公立转制学校也设在了南部。“最好的学生往南走”在徐汇已成趋势。“光从地图上看,我们的任务完成得不错,南部的八个街镇都有名校覆盖。”王懋功指着地图,“但百姓的抱怨还是传到了我们耳朵里。比如说,华育搬到华泾,周边老百姓并不领情。因为华育招生,分数是硬杠杠,即便住在隔壁,成绩平平的学生也进不去。”

  “看来,我们的功课只做了一半。”王懋功与范康新两两相望,“细细推敲下,问题是出在了‘视角’上。”

  两位“老法师”抓住的这个症结,也是区发改委主任蒲亚鹏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远不止硬件投入、资源导入。要实实在在惠及百姓,要求政府部门从‘地图视角’切换为‘百姓视角’。”

  带着困惑,华泾镇着手摸索突围路径。

  与区教育局联手,华泾探索“拓展名校实际服务半径”项目,发挥名校的品牌效应和辐射作用。比如,委托华育管理紫阳中学,向紫阳输出管理层及师资,确保紫阳的拔尖生每年有机会直通华育,插班就读;去年,请来建襄小学管理层经营华泾小学,又请徐汇顶级的科技、紫薇幼儿园分别托管印象欧洲商品房小区幼儿园及盛华景苑安置房小区幼儿园。“这才是身边的好学校。”留在华泾读书的孩子多了——以紫阳中学为例,原先地段生不足50%,如今上升到了75%。

  区文化局也与华泾牵手,设置全区层面的文化配送菜单,定期邀请北徐汇名人文化资源到南部巡演;同时,发挥南部硬件齐全的优势,为北部文艺院团排演免费提供场所,实现南北资源互通有无,力改“阳春白雪不肯往南”的窘境。

  眼下,“自选动作”能否上升为全区层面的“规定动作”,成了南徐汇居民和基层干部的热望:他们希望出台区整体规划,为这样的探索指明方向,保驾护航。

注册记者登录

 

 

记者点此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采访申请流程

06月08日 21315203 受理中
02月16日 21315167 已办结
01月26日 21315166 已办结

咨询申请流程

06月12日 02131545 已办结
05月12日 02131544 已办结
05月06日 02131541 已办结

查看全部 »

共性问题提示

Q: 问:如果想要迅速了解上海这座...
A: 答:请注册登陆本网站“今日上...
Q: 问:如果您想在上海进行采访,...
A: 答:(1) 请注册登陆本网站...
Q: 在哪里可以买到上海的地图?
A: 上海各大书店中均有出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