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海

各区新闻

挤干耗在“环节间”的时间——金山区审改办以流程监控倒逼行政审批效能提升 - 2014年03月31日

Squeezing out Excessive Time in-between the Processes – Jinshan District Leading Group Office for Administrative Approval System Reform Improved Performance of Approval by Utilizing the Reversed Force of Process Monitoring

       近日,金山区政府批转了区审改办制订的《关于进一步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项目审批服务效能的实施意见》。虽然《意见》中提到了许多方面的工作,但据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伟介绍,加强对具体项目推进的跟踪监督是他们工作的重点,“我们要着力压缩‘环节间’时间。”

 

       什么是“环节间”时间?通俗地说就是审批材料送进审批窗口之前所花的时间。这其中既包括项目方案设计时间、相关材料准备时间,也包括一次审批不过关、回头重新修改或补全审批材料所花的时间。去年,区审改办开展了一次针对重点产业项目审批效能的调查评估。他们以22个重点产业项目为调查样本,调查这些项目从土地储备到开工建设到底需要多少时间。结果发现,这22个项目在审批窗口里进行审批所花的时间平均为99个工作日,但它们从“土地储备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证”整个过程平均耗时却长达809天。除去双休日、节假日等,“环节间”花费的时间还是令人“咋舌”。

 

    “环节间”时间那么长到底是谁的责任?张伟说,工业项目行政审批流程一般涉及四个主体:企业、工业园区、中介机构和审批部门,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环节间”时间被拉长。为此,区审改办想出的首要一招就是统筹制订推进计划,牵头审批部门、工业园区与项目方共同编制某一项目的推进计划,让各方在项目推进伊始就明确相关时间节点,并加强事前服务和指导,有的放矢地控制“环节间”时间。

 

    若是某个环节的工作超过了预期的时间,区审改办便承担起协调的职责。去年,他们在对区里11个产业项目进行跟踪时,发现有4个项目未按计划时间节点完成“农转用”手续。经调查,原来是有的审批部门对进驻区行政服务中心的审批窗口授权不到位,窗口办事人员缺乏一定的决定权,虽然受理了审批材料,但还要送回部门所在地办理审批,拉长了审批时间。发现了问题所在,区审改办要求相关审批部门及时整改,提高审批效率。

 

    “通过紧紧‘贴住’一个个具体的产业项目,监控审批流程,倒逼流程优化、事项简化,最终达到效能提升的目的,这是我们觉得比较有效的工作方法。”张伟说。

 

注册记者登录

 

 

记者点此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采访申请流程

06月08日 21315203 受理中
02月16日 21315167 已办结
01月26日 21315166 已办结

咨询申请流程

06月12日 02131545 已办结
05月12日 02131544 已办结
05月06日 02131541 已办结

查看全部 »

共性问题提示

Q: 问:如果想要迅速了解上海这座...
A: 答:请注册登陆本网站“今日上...
Q: 问:如果您想在上海进行采访,...
A: 答:(1) 请注册登陆本网站...
Q: 在哪里可以买到上海的地图?
A: 上海各大书店中均有出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