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海
进博会中国馆探馆,在这里看中国式现代化带给世界新机遇 - 2023年11月14日
CIIE China Pavilion Showcases New Opportunities Brought by Chinese Modernization to The World
今年进博会国家综合展全面恢复线下举办,中国馆展览面积由此前的1500平方米增至2500平方米,规模创下历届之最。走进大红色为主基调的中国馆,“中国式现代化,世界新机遇”的主题词和馆标分外夺目。在这里,观众能看到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十周年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两个“十年”完美交汇,更能够看到中国持续对外开放的决心,以及中国大市场带给世界的新机遇。
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 22个自贸区美美与共各美其美
设立自贸试验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探索,本届进博会中国馆以“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成就”为重点,全面展示自贸试验区的探索实践和建设成就,持续释放中国坚持高水平开放的决心。
成就展入口是一个时间长廊,从2013年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开始,移步换景,到2015年设立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2017年设立辽宁、浙江、河南等自贸试验区,到2018年设立海南自贸试验区,2019年设立江苏、广西、河北等自贸试验区,2020年设立北京、湖南、安徽自贸试验区,直到最新获批设立新疆自贸试验区。
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从上海扬帆起航,落款2013年8月17日的《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批复》红头文件罕见展出,以此为起点,党中央、国务院先后为22个自贸试验区印发了29个建设方案。十年砥砺奋进,各个自贸区解放思想、守正创新,推出一大批基础性、开创性改革开放举措,形成许多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有效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截至2023年10月,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累计向全国复制推广302项。
自贸试验区改革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变革贸易监管体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在成就展上,观众能够直观看到各大自贸区激发开放型经济活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方面的成果,例如浙江自贸区全力推进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舟山油品储备能力约占全国五分之一,保税燃料油加注量已跃升至全球第四,打造了全国第一大油气贸易港;重庆自贸区形成了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北京自贸区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车辆和道路模拟场景也搬到了现场。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 中国大市场带来新机遇
今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国已累计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中国大市场日益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
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品牌和旗舰项目,古老的丝绸之路上驼铃声已经远去,代之而起的是今天的“钢铁驼队”,截至2023年9月底,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7个城市,累计开行超过7.8万列,运送货物超过740万标准箱。十年间,中欧班列上的货物不断丰富,从中国的汽车、电视机、洗碗机到西班牙的红酒、法国的化妆品再到德国的药品,品类越来越多。
在中国铁路的展台上,观众能够看到中欧班列连线成网,节点城市越来越多,这些节点都将受到辐射带动,享受中国大市场带来的贸易新机遇。就在本届进博会开展前,“中欧班列—进博号”从德国杜伊斯堡发车,装载70标箱的欧洲各国货物,运行11000多公里,历时16天抵达上海。
在展览现场,观众还能够看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硬实力”展示,遨游太空的中国空间站、翱翔蓝天的国产大飞机、驶向深海的国产邮轮等悉数到场。中国商飞的全系列机型层层叠叠闪亮登场,塔基是ARJ21支线飞机,根据不同功用改装成货机、医疗机、公务机、灭火机等,塔身一层是C919大飞机,塔尖是C929宽体客机。据了解,C919飞机已顺利取证交付,并且运营时间超过1000小时。ARJ21飞机累计交付116架,载客量超过960万人次。C929飞机目前已经进入详细设计阶段。在中国船舶集团的展台上,“爱达·魔都号”正驶向蔚蓝的大海,这艘国产首制邮轮进博会开幕前一天才正式命名交付。工作人员欣喜地告诉记者,首航的船票已在预订中。
来源:浦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