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海

各区新闻

国内相关专家学者聚首金山共话“特色小镇”建设之道 让特色小镇为金山发展注入新动力 - 2016年07月11日

Experts meet in Jinshan to discuss how to develop “towns with distinctive features” “Towns with distinctive features” inject fresh momentum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Jinshan

本报讯(解放日报记者黄勇娣记者冯李华)6月18日,“特色小镇:更新与发展”论坛在金山枫泾镇举行。论坛由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区政府与解放日报社联合主办。区委书记李跃旗、解放日报社党委书记李芸出席论坛。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文化部、中央政策研究室等部门的相关人士及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话上海特色小镇建设之路。

今年,作为上海唯一一个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区,金山在经过一段时间酝酿研究后,正式出台《关于金山区加快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在全市率先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力争到“十三五”末,初步培育形成一个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的上海特色小镇群落。如今,我区已经涌现了“科创小镇”、“水果小镇”、“海渔小镇”、“田园马拉松小镇”等一批探索案例。

同时,本次论坛选择枫泾并非偶然。作为上海西南门户的枫泾,从2010年开始就启动特色镇建设,并探索出一条比较独特的发展路径,充分挖掘生态、文化、产业方面的特色,逐步激发小镇活力和核心竞争力。

“特色小镇是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综合发展平台,也可以成为推动地区产业升级、发展新经济的重要载体。”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表示,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新型城镇化意味着重大的空间和机遇,特色小镇有望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新动力,并成为新机制、新体制的试验场。

建设特色小镇,也是金山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需求。上海市发改委相关人士透露,特色镇村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城乡发展一体化中非常重要的工作,“镇”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连接点,既有承接大城市的功能,又有辐射新农村的功能。上海市正在研究如何进一步鼓励发展特色小镇,但不会出台千篇一律的政策,而会结合各镇的特色和需求,实施精准的政策供给。

还有专家表示,特色小镇建设要避免“一哄而上”,要防止“穿新鞋走老路”,更不能“房地产化”,而要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产业特色,形成支撑特色小镇发展的内在造血机制。

2、金山版特色小镇,到底要怎样的“特”?

——“特色小镇:更新与发展”论坛侧记

□解放日报记者黄勇娣本报记者冯李华

“上海的枫泾古镇,算得上是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小镇吗?”

在前天下午的“特色小镇:更新与发展”论坛上,主持人抛出的这个尖锐问题,在专家那里得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回答。

回答“否”的专家学者认为,枫泾镇算得上有特色、有优势,但目前还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而他的这个观念,其实也“呼应”了论坛中另一位专家的观点:小问题小空间,大问题大空间,没问题没空间。

目前,特色小镇建设并没有“完美样本”,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实践和探索过程,但这也预示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特”字怎么写?

发展特色小镇,关键是要在“特”字上做文章。但这个“特”字到底怎么写?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有文化特色的小镇,就是有核心竞争力的小镇。”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孙若风表示,打造特色小镇,道路和模式有千万种,但千万不能把文化的魂丢了;文化不是包袱,而是制胜的法宝,有自己文化风格的小镇,才会有特色、有价值、有竞争力。

在我区新近出台的《关于金山区加快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中,记者也找到了关于“特色”的阐述:“对各镇产业特色、文化特色、生态特色的再挖掘、再培育,使各镇的特色更鲜明、资源更集聚、优势更明显,以期进一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实现城镇更新。”一句话,特色小镇的“特”字,将主要体现在生态、文化、产业等方面。

有人提出,江南古镇太多了,上海再要打古镇牌,就会走上“同质化”道路。但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却说:“‘同质化’无所谓,因为全国的古镇资源本就稀缺,对我国13亿人口来说,有几百个古镇都不嫌多。作为一个古镇,它就是有特色的,是别人复制不了的。”这也提醒人们,关键在于这个“质”,如果确实是有价值、有核心竞争力的“质”,在一定程度上有“同质”也无妨。

是不是“赶时髦”?

对于当前热门的特色小镇建设,不少专家学者特别提醒“不要一窝蜂”、“不可赶时髦”。

“打造特色小镇,要成熟一个,再推一个,要顺势而为。”区委书记李跃旗表示,金山规划建设特色小镇,其实是对各镇发展定位的再明晰,比如海渔小镇、马拉松小镇等,都是充分利用自身历史资源优势,作为最原汁原味的“卖点”,不仅讲好“小镇故事”,更要发挥特色产业对镇域经济的辐射带动效应,以“十年磨一剑”的耐心和毅力,为小镇注入强大的生命力与活力。

但在专家看来,只要找对方法,“赶时髦”也不怕。上海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李志伟表示,建设特色小镇,需要在“改革”上做文章,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建设特色小镇,不一定要找区长,而应该找市场。把事情交给市场、资本去做,可能更有生命力。

乔润令指出,打造特色小镇,不能搞“审批制”,而要搞“创建制”。政府部门可以支持特色小镇的发展,但是需要转变支持方式,比如可以试着交给基金等市场资本来做。

“中心”地带在哪?

对于枫泾特色小镇的发展前景,一些专家表示十分看好,并鼓励说:“作为一个小镇,枫泾虽然处在上海城市的边缘,是一些优势资源覆盖不到的地方,但如果换位(区位)思考,放在长三角的坐标体系中来看,枫泾又成了一个中心地带。”

也有专家表示,讨论是不是“中心”,其实意义不大。关键是要转变发展理念。规划建设特色小镇,不能只局限在一个镇的框架里,而要站得更高一点、看得更远一点,可以放在更广阔的全上海、长三角、全国的范围内来看,来寻找自己的机会、特色和功能,可能更经得起考验。这其实体现了更高的发展格局。

择什么样的“资本”?

建设特色小镇,该选择什么样的资本力量来参与?与会者认为,让市场来参与,但不能“房地产化”,不能“有钱就行”,要选择善于产业运营的资本,要懂得如何挖掘、选择产业。

香港城市规划院执行院长孙纪平认为,特色小镇要以产业为特色,必须选择产业资本,但不能盲目选择一个有钱的企业。“目前,国内多的是资源型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的资本,他们缺少产业营运经验,特别在小城镇方面还是以房产开发为主,这样形成不了主导产业,无法实现产城融合、产镇融合。”

也有专家表示,特色小镇一定要选择非传统资源的开发商。“搞煤炭、钢铁,在上海肯定行不通。”大数据、互联网+、古镇文化、生态资源等,都算得上非传统资源,可以从中挖掘、培育低碳产业、绿色产业,进而发展出新经济模式。

注册记者登录

 

 

记者点此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采访申请流程

06月08日 21315203 受理中
02月16日 21315167 已办结
01月26日 21315166 已办结

咨询申请流程

06月12日 02131545 已办结
05月12日 02131544 已办结
05月06日 02131541 已办结

查看全部 »

共性问题提示

Q: 问:如果想要迅速了解上海这座...
A: 答:请注册登陆本网站“今日上...
Q: 问:如果您想在上海进行采访,...
A: 答:(1) 请注册登陆本网站...
Q: 在哪里可以买到上海的地图?
A: 上海各大书店中均有出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