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海
上海静安:三份“清单”牵住改革“牛鼻子” - 2014年05月15日
Shanghai Jing’an District drives reform by three “lists”
“我们在权力清单、负面清单之外,还将探索鼓励清单,立足静安现实,谋求改革创新突破。” 在日前举行的上海静安区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区委书记孙建平表示,改革没有统一模式,改革就是要立足自身的特点,以破解发展瓶颈为着眼点,有针对性地改革,不断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据了解,2014年静安区重点推进的年度创新性改革工作主要包括五大方面内容——对接自贸区制度创新,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索鼓励清单服务模式,推进贸易便利化,促进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以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为支撑,加强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培育力度,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公共管理和社区服务;探索建立综合行政执法新模式。
孙建平表示,立足减少审批流程、简化审批项目,推进审批标准化管理,形成政府“权力清单”;放宽企业准入、行业准入、项目准入的门槛,逐步实现监管模式由“事前监管”向“事中、事后监管”的转变,力推“负面清单”管理。除此之外,静安还将探索“鼓励清单”,推进贸易便利化,促进高端服务业发展。
在孙建平看来,静安区区域面积小,发展到今天,土地资源已经没有太大的空间,需要以开放的心态,推动产业集聚。静安区地处上海市中心,总面积7.62平方公里。2013年,静安区税收总收入和区级财政收入分别超过237亿元和85.6亿元,现代服务业比重达到98%左右。“因此,贸易便利化是静安经济改革的一个重点,促进经营环境优化、环节简化、流程便捷化、服务细化,让已经进入静安的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实现集约化发展。”
所谓“鼓励清单”,即以推进贸易便利化的整体水平为总目标,积极争取外资审批权限的下放,对接自贸区制度创新试点,推行重点产业的备案制管理,建立与中央、市级机关及横向职能部门间的贸易便利工作协调沟通机制,进一步推动静安以高端服饰、化妆品、医药用品等行业为特色的商贸服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目前,静安区正和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商务委等机构合作,积极探索服务贸易便利化改革,具体包括:重点企业便利通关机制;服务企业常态化工作机制;创新通关监管流程;推进外商投资审批权限试点;共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