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新闻
让世界共享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发展机遇 2018-11-15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陶希东
举世瞩目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成功举行,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3600多家参展企业,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参加了博览会。中国举办全球范围内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表明中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更加支持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态度和立场,更体现了中国持续扩大改革开放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自信和担当。习近平主席亲自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他宣布:“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 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传递着中国坚定支持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心和决心、责任和担当。习近平总书记的演讲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响应,如世界银行前经济学家、肯尼亚学者姆旺吉·瓦吉拉认为,进博会展现了中国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过程中的引领力。
当今互联网时代,推动世界经济的互联互通、自由贸易,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任何一个经济体而言,走开放、合作、包容、共赢之路,才是谋求发展的康庄大道。中国政府搭建的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一全球性公共平台,标志着 “中国制造卖全球”到“中国市场买全球”的转型,不仅为中国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打造新引擎,又将为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让世界各国共享中国开放市场搭建新平台、创造新机遇,对于买方和卖方将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如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以一年计,首届中国进博会累计达成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其中超过四分之一是智能及高端装备。需要强调的是,中国举办的进口博览会,除了让世界各国企业呈现国际最尖端、最前沿、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和服务,进而促成交易、开拓市场、获得利益外,邀请35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参展,并为每个参展的最不发达国家提供两个免费展位,支持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分享中国市场的机遇、参与经济全球化,携手推进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建设。简言之,中国举办的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旨在打造互联互通、开放互动、公平交易的全球经济利益共同体,更在于建设一个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