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新闻
进博会:展现“兼容并包、锐意进取”的大国风采 2018-11-15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孙欣欣
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进博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是中国政府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
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区展有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产业状况、投资旅游,以及各国有特色的产品,展馆展区则展出服务贸易、汽车、智能及高端装备、消费电子及家电、服装服饰及日用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食品及农产品,展出品覆盖面广,层次丰富,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计民生各个维度,全方位地展示了各国科技和制造业的最新发展成就。
举办进博会,一方面有助于展现我国大国自信的风采,进一步向外界宣传和推广我国境内优秀企业,全方位展示国内近年来制造业、科技、经济、金融等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加强我国对外经贸交流合作力度。
进博会的举办,在推广国内优质企业和产品的同时,必将提高我国企业出国交流、对外投资的热情和力度,同时也有助于吸引外资来华投资,助推我国QFII、RQFII,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监管的改革和创新,促进企业加快转型,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服务。
进博会的举办将加强中外官产学研各部门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促进各国政要、工商界、学界智库和媒体人士间共商全球经贸重大前沿问题的高端对话,为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国际经贸发展新趋势、新变化、新动向献言献策。推进开放、包容、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全球贸易增长。
作为本届进博会的主宾国之一,同时也是规模最大的参与方之一,俄罗斯近800人的政府代表团带来了涵盖食品、农产品、医疗、高科技、消费品及服务贸易五大板块,占地达2000平米的参展内容。数据显示,直至2018年8月,俄罗斯对亚洲出口总额中对华出口额达35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7%,占比均超过50%,俄罗斯非原材料、非能源部门的出口额达到7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3%。中国贡献了俄罗斯对亚洲国家出口增长的63%。俄罗斯展厅负责人叶甫盖尼娅·多林娜表示,俄罗斯近年来成为中国消费者最喜欢的海外旅游目的地之一,中国企业对开发俄罗斯更多地区的旅游项目兴趣浓厚。进博会为俄罗斯代表团和中国相关企业就双边经贸关系中的一系列话题进行探讨提供了契机。
俄罗斯出口中心总经理安德烈·斯列普尼奥夫指出,中俄两国经济具有互补性,在木材、石化、粮食、造纸、有色金属、贵金属等领域一直有很大的合作空间。进博会使得俄罗斯出口中心同中方就简化程序、消除贸易壁垒、开拓新物流路线等问题进行讨论变得更为便利,也使得俄方在城市建设等层面看到了中俄合作的巨大潜力。俄罗斯农业部长帕特鲁舍夫表示,通过进博会的举办,俄中双方已经就进口乳制品达成共识,首批俄罗斯奶制品预计将在2018年年内出口至中国。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学院副院长阿尔乔姆·卢金指出,受益于进博会,两国在投资、技术、绿色农产品等领域签署了系列合作协议,未来几年两国农业领域的合作也有望得到快速发展。
由此,进博会作为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标志着我国向国外产品敞开大门,让全球企业都得以进入中国14亿人口的大市场,搭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便车,拓宽外商在华销售渠道,为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做出贡献,有助于恢复世界人民对经济发展的信心。与此同时,进博会使得大量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市场,使得中国的消费者和企业更好地了解外国的产品,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善了人民生活消费水平,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多样化消费需求。
进博会举办的最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将助推中国经济加速转型升级,朝着更高端、更有竞争力的方向发展,使得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引领者。与此同时,进博会的举办进一步促进和带动了上海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安保、交通、绿化、空气质量,美化了城市环境,促进了城市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提升了人民生活质量和精神高度,为上海进一步开放自我,吸引外资,吸纳外来先进理念,丰富市场层次,促进经济制度发展,完善金融体制改革,实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进博会的举办,充分展现了我国的大国自信,积极对外合作的开放姿态,展现出我国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及以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为代表的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以及新时代我国人民锐意进取、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